双方气势汹汹、电光火石,若不是现场有人,怕是都能直接动起手来。
\n
而诸如查案过程中的重点、顺序,这些问题对方惜亭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谢序宁自不会提。
\n
男人早有准备:“既然大家都知道,碎尸是从蓝湖垃圾场被发现的。”
\n
“而蓝湖垃圾场,晚20点会有垃圾车准时出发,根据不同的绕城路线,收取生活垃圾运回。”
\n
“那么请问,根据已知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算出装载碎尸的垃圾车,是由第几辆返回车辆倒入的?”
\n
果然是这个问题,方惜亭就知道!
\n
刚刚返程路上,他看到谢序宁算了一路,难道那臭狗已经算出结果来了?
\n
如果能得知是第几辆返程车投入的垃圾,确认车辆行走路径。
\n
就能立即缩小凶手抛尸的大致范围。
\n
在天网覆盖的当下,三袋黑色重物并不容易掩人耳目,说不定他们还能直接锁定凶手的住址片区。
\n
但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那么好计算的。
\n
尤其客观变量很多,不管是当天的垃圾分拣进度、重度等等,都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n
如果是方惜亭自己,可能会采用现场实验的方式来锁定车辆。
\n
就算结果不精确,但也能前前后后划出一个大致范围。
\n
只是在谢序宁一整套精密的计算公式之下,他如果说出现场实验这样的话,又未免有些可笑。
\n
毕竟那是一项极其耗费时间,以及人力物力和大量实验对比数据的繁琐工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