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女子居多。”
也有人说着:“倒是有个私塾先生与我说过,说是数学女子更容易考得好,应当也有从前大安朝的朝廷考试都是考经书,诗赋、策论的原因,倒是许多女子学得是管账,因而她们数学会学得更好。”
“还有就是,柳大人来之前,许多女子都不识字,也没接触过算盘之类,因着空白一片,并没有自己的体系,因此反而更好学进去。”
这听上去倒也有点道理,但不妨碍同僚们一边点头,一边道。
“是有些道理,不过想来女子们还是在数学上更有天赋些,若不然,从前普通人家的男子也有许多不识字的,但那考数学时,依旧是女娘们数学成绩更好些。”
“正是正是,我家中女儿今年已满八岁,想着送到初级班去,从小培养着,大了也能更好找工作些。”
“我家也是,之前官府出的数学题集锦你们知道不?买回去给孩子们做,效果应当会更好。”
“早就买了!可惜我家那不争气的对数学实在提不起兴趣,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
“那也不错,长大了当兵,如今当兵可是个好差事,可不是以往大安朝的时候了……”
这一桌的话题很快由“艳羡台上人”转换到了“膝下儿女如何培养要买些什么书籍”。
随着各个学校的建立,最近柳州城内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孩子上哪个学校”和“要不要买学区房”。
从前大家自然是没有学区房概念的,只因大安朝时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官学、私塾和书院中。
只要能够进到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