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20日,北京城浸泡在初夏温润的晚风里。槐花落尽,空气里浮动着新叶的清香。许家那间九平米的蜗居,在经历了分房歧视的钢印、转胎药的毒雾和团圆饭的硝烟后,终于艰难地寻回了一丝喘息的空间。墙壁上被撕去照片的空白处,被周雯用新拍的宝丽来快照小心填补,尽管疤痕犹在,那片“星光墙”依旧倔强地散发着微光。档案馆的书架上,编号020的录像带沉默伫立,记录着那个被掀翻的餐桌和女儿惊恐的眼眸。
黄昏的光线斜斜地穿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许志远刚把那个沉重的松下摄像机架在自制的、用几本厚书摞起来的“三脚架”上,镜头对准客厅地板上铺着旧床单的“舞台”。周雯跪坐在床单一端,手里拿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摇铃,轻轻摇晃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吸引着爬在另一端的晨曦。
八个月大的晨曦,穿着周雯用旧毛衣改的嫩黄色小连体衣,像一只毛茸茸、充满探索欲的小熊。她乌溜溜的大眼睛紧盯着妈妈手中的摇铃,小嘴微微张开,露出两颗刚冒头的小门牙,口水亮晶晶地挂在嘴角。她先是撅起小屁股,笨拙地用手臂支撑起上半身,然后小短腿开始不协调地蹬踹,试图带动整个身体向前挪动。尝试了几次,不是手臂滑开,就是腿蹬错了方向,急得她小脸通红,嘴里发出“嗯嗯”的用力声。
许志远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搭在录制键上,机器的沙沙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镜头忠实地捕捉着女儿每一次笨拙的尝试,每一次小小的挫折和重新鼓起的勇气。周雯温柔地鼓励着:“晨曦,加油!到妈妈这里来!看,小铃铛!”
也许是妈妈的呼唤给了她力量,也许是本能终于战胜了笨拙。晨曦猛地一拧腰,小屁股用力一撅,借助一股蛮劲,手脚并用地向前一扑!整个动作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猝不及防!
“噗!”她成功地向前蹿了一小截!虽然姿势歪歪扭扭,更像是在床单上“匍匐冲锋”,但确确实实是前进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