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的入幕之宾,必在我等当中啊。”
苏轼大笑道:“除了我等,还会有谁?”
然后一拍王君的大腿:“子玉,今日你必须要作一首诗词。”
“我是苦吟派……”
“这我不管!”
章衡等人也纷纷开口:“子玉,我们交往以来,你从不作诗,可是瞧不起我等?”
“不是……”王君连连摆手。
“既然不是,那就必须作。”
“对!”
“必须作!”
众人纷纷起哄。
王君也是年轻人,情绪在氛围的烘托下,热烈了起来,闻言大笑道:“你们就不怕我夺了你们和小小姑娘的好事?”
“不怕,尽管放马过来。”
“好!”王君反手回拍了苏轼大腿一下。
苏轼嘶了一声:“你轻点儿!”
今天是杨小小的大日子,也是红袖招的大日子。
各种表演轮番上场,最后才是各位才子作诗,将诗词送入杨小小的绣房。王君等人在看苏轼提笔作诗。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好!”
“妙!”
众人一片喝彩。同时脸上也现出钦佩之色,纷纷拱手:“恭喜子瞻!”
“恭喜子瞻!”
苏轼也是一副当仁不让的矜持和骄傲。
便有红袖招丫鬟将苏轼的诗词拿走,送入绣房。而此时他们这一桌的人,除了王君之外,都已经将诗作送入了绣房。便将目光都聚焦在王君的身上。苏轼抬手就要拍王君的大腿,却被王君挡住。苏轼也不以为意道:
“子玉,你还想躲不成?快写。”
“对!子玉,就等你了。你要苦吟到什么时候?”
“行吧。”
王君拿起了毛笔,他的毛笔字写得还是很不错的。从小就在母亲的监督下练习。而且也早就想好了诗作,下笔便如行云流水。章衡眼睛不由一亮道:
“好字!”
“嘘……”苏轼嘘了一声,盯着王君落笔的一双眼睛都亮了起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众人便是一静,随后呼吸变得粗重,猛然一声喝彩:“妙!”
苏轼一把抓住了王君的胳膊:“好你个子玉兄,你是不屑与我等论诗吗?你这诗,今夜我苏子瞻要让出一头。”
“子瞻言重了。”王君连忙摆手:“作诗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