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若是有了闪失,只怕谢大儒夫妇都会随他而去。九郎君此义勇之举,可以说是救下了谢大儒一家!”
\n
他说得眉眼带笑:“想来日出之后,谢大儒和弟子们还会登门向卢府道谢,到时,九郎君身上的伤若是还不见好,恐有不妥。”
\n
正如于管家所说,卢梧枝碰巧救下来,是大儒谢老唯一的血脉。
\n
这位谢老,少年时便学富五车,不过二十,便于太宗所主持的论道中舌战群儒,胜过了诸多儒官,成了大梁最年少的太学助教,后又花费数年,编纂疏注经义,是大梁极为德高望重的大学士。
\n
便是圣人,都曾赐准他上朝乘辇,尊称他一声“谢老”。
\n
可多年之前,谢老的独子意外身亡,儿媳在生下遗腹子后就撒手人寰。接连悲痛,令他大病一场。随后,他大彻大悟般无了仕途之心,辞官回了祖籍范阳,从此修建书院,教书育人。
\n
但谢老仍是谢老。
\n
不说其他,光是朝中受过他教诲的宰辅之臣,便有数个之多。近年靠科举进入朝廷的寒门学子,有不少出自他的书院,陆云门在范阳求学时,也在经义之道上多得他的教诲。
\n
谢老一言,重若泰山,是真的可能在大梁落下移山倒海之力。
\n
但这些、包括卢梧枝于火中救下了谢老独孙的这件事,小郡主猜,崔姚都已经知道了。
\n
不然,根本就不会有今晚的这出训问。
\n
不过,说实在的,崔姚比她想像中的还要果决,她没有丝毫犹豫,心意坚定,绝不准卢梧枝有任何出头的机会。
\n
只要能让卢梧枝绝无跟卢三郎相提并论的可能,其余的一切,崔姚都能豁得出去。
\n
崔姚想得很清楚,就算此时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