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为客观全面的考量高复延的功过,乔某觉得自己有必要将高复延的过往告知将军。”
\n
听到此,刘靖远皱了皱眉。
\n
高复延是景襄帝时的风云人物,年少有为,前途无量,至于皇位更迭后的事情,更不是什么秘密。
\n
因其与谢家两位公子交好,又在朝堂上质问了陛下一句,陛下视其为谢家同党,毫不留情下令流放高复延全家。
\n
谢砚的目光沉稳地扫视着,掷地有声地说“前兵部侍郎高复延年迈的老母,因遭受到官差的鞭打,不幸身染重病,高热不退,最终在流放的路途中与世长辞。”
\n
“高家一双如花似玉孪生女儿坚守气节,不愿委身差役,亦死在流放途中。”
\n
“高复延一母同胞的弟弟,在北胡骑兵侵袭镇滞关时,以德报怨冒着生死危机,点燃狼烟。”
\n
“狼烟没有搬来胜雁关的救兵,高复延的弟弟被北胡骑兵射杀,后又被马踢踏成肉泥,尸骨无存。”
\n
“相濡以沫十余载的妻子被秦小将军招安归编的土匪强占,不堪受辱,为保清白,咬舌自尽。”
\n
“高复延唯一的儿子,也被那群穿着盔甲招摇过市的土匪掳掠作娈童,折辱取乐。”
\n
“高家,祖孙三代断断续续直接或间接死在大乾朝廷手中。”
\n
“这就是高复延的过往。”
\n
大军先是哗然,须臾后便是死一般寂静。
\n
军中士兵,皆有父母兄弟妻儿,极容易共情。从军,除却报国,也是为了建功立业,荫妻庇子。
\n
若全家老幼死的这么凄惨又冤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