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康二十五年(1686年),夷洲的红毛番进贡了一批火铳,被誉为蟠肠鸟枪。”
“贾校尉手中的这一支是我父亲仿制的,威力不亚于原品。”
“哦?”
闻言,贾琰脸上露出了惊愕之色。
随即,戴京一一向他们介绍了这里的火器,鸟嘴铳,形如琵琶的连珠铳,仿制的赞巴拉克火绳枪、沙图纳尔火绳枪,用于守城的集束火箭、神火飞鸦、万人敌,用于舰船的火龙出水,还有一干火炮模型,像用于守城的红夷大炮,用在船上的子母炮、奇炮、臼炮,大多为轻型火炮。
“你父亲是翰林院侍讲戴梓?”
目光如炬,贾琰嘴里吐出了一个名字。
“是。”
戴京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原来如此。’
贾琰恍然大悟,戴梓是17世纪至18世纪早期东方最杰出的火器人才,研制出了连珠铳、子母炮等多种火器,证明了东方火器不亚于西方。
只可惜,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国朝对于火器的研制并不重视,多用于守城、舰船。
“我看这里都是火绳枪,没有燧发枪吗?”
“西夷都已经普遍列装燧发枪了。”
“燧发枪?”
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