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低头与行山小声争执道:“大夏军已是强弩之末,沈九那条疯狗突然不见了踪影,指不定大夏人自己起了分歧。粮食虽要紧,战事却不能耽搁。”
春耕在即,宁勖决定匀出一些粮食给百姓耕种。宁氏大军一鼓作气取得吴江,继续奔赴京城。京城有粮食,宁氏大军便无需担心缺粮之事。
赵先生以为此举极为冒险,吴江城虽难攻,守将无能,绝非宁氏大军的对手。
谁曾想,沈九前往吴江为统帅,他完全跟疯了般,不计代价,将士被他赶出来,拿人墙来抵挡宁氏大军。
活下来的将士有重赏,死了则丢弃腐烂。活命重赏之下,大夏军在颓败之中,竟然坚持到了今日。
“沈九难缠,大夏突然停战,可能是他使出的诡计。我们准备不足,连续征战早已疲惫。大夏军虽不成气候,京畿周围积蓄了大夏军的主力,吴江是京畿的屏障,城墙坚固不输于京城。说起来,当年还是无为先生极力主使建造吴江城,筑城墙时,无为先生亲力亲为,吃住在此,城墙固若金汤。”
行山叹息一声,“公子宅心仁厚,京畿周围的百姓,早已被大夏朝廷收刮一空。春耕无种子下地,待打下京城,只怕是流民万里,浮尸遍地。”
无为先生便是宁勖的父亲,赵先生脸色愈发难看,恨恨骂道:“先生高瞻远瞩,竟让那**佞小人得了庇护!”
行山怅然了下,道:“赵先生,公子所言极是,民在,天下便在。我去忙了咦,常山来了。”
赵先生循声看去,跟在常山身后衣衫褴褛,披头散发的小娘子有些眼熟,待他再定睛一看,是跟在郗瑛身边的婢女红福,
想到郗道岷沈九,赵先生顿时沉下了脸:“常山,她为何在此?”
行山亦认出了红福,同样疑惑不已。常山刚要说话,红福先朝行山屈膝见礼,客客气气地道:“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