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语未尽,旁侧又有礼部侍郎出列:
“臣斗胆直言,陛下之意虽佳,但若欲改题、改纲、改试,非只礼部所能承也。此事牵连之广、门类之繁、环节之密,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且不说朝中之力能否一时齐聚,就算能,试题一改,便要考前试行。”
“此试非为取士,而为试其是否可行。试行者,须有模拟场,须有士子试读其纲、应答其题,须设专员判卷、统分、评议、修订。”
“此等流程,纵令一省独试,亦需三年;若欲推及天下,未五年,不可成事。”
礼部尚书亦轻叹出列:
“臣愚见,若朝廷真欲推行新题,须当设‘预考’,名曰‘试章’,于原有乡试之外增列一试,不计入功名,仅为政务考评。”
“如此,方能观士子应对政事之能,亦能为天下士林指明新路。”
“但此法一出,纲目须重编、学规须定章、讲解须广布。又须设官司以专司新题编纂、评审、试验、传授之务。”
“诸般事宜,最少数年方可见效。”
语罢,殿中议声愈起,众臣低语不绝。
“陛下此举,志诚可敬,然实难推行。”
“纲目不立,何以设题?设题不备,何以行考?”
“若无三五年筹备,此事空谈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