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没味的时候她还悄悄去扒过猪油罐子偷偷拈上一块儿在嘴里呢,我又何时说过她,全然家里没了猪油都是我一个人偷吃了不成。”
叶溪知道赵哥嬷性格软,好说话,也就是这般好脾气才一直被公婆欺压,若是换做了旁人,来个脾气暴躁的,早就不知道跟她对着干多少次了。
赵哥嬷也是想找个人儿说说话解解闷罢了,拉着叶溪唠了半晌,吐了一箩筐的烦心事,这才舍得放人走。
叶溪便将买豆子的钱数给了他,一共两百文,用麻绳串起来的两串,赵哥嬷细细点好后,放入袖子里,“足的,待会儿公婆回来了,这还得交给她去,不然她又要骂嚷我偷家里豆子卖去了。”
这般年纪却还活的如此憋屈,连家里管钱都还捏在公婆手里,叶溪瞧了心里也是酸楚。
从赵家走后,叶溪便提着黄豆去了榨油坊,远远的就闻到了豆油香味,村里好些婶婶哥嬷都在这里榨油呢。
叶溪问了价儿,一斤豆子要收三文钱的工钱,榨油本就是个苦力的繁琐力气活儿,得浸泡,炒制,碾磨,热蒸,打饼,木桩挤压,最后才能滤出豆油来。
这也是家家户户舍不得炒菜做饭放油的原因,实在是豆油稀贵,等到菜籽成熟后豆油的价格才会降下些来。
叶溪将豆子给油坊的人过了称。
“夫郎的二十斤豆子品相好,是好豆子,出油比别家的高些,六七斤能出一斤来,估摸着能出三斤左右的豆油。”油坊的人说道。
叶溪心里感激赵哥嬷给自己选的好豆子,毕竟这出油的斤数比他想的要高上半斤多,“行,那便麻烦了。”
叶溪给了工钱,便要到油坊外面去等着了,油坊里都是赤身.露胳膊的壮汉,姑娘小哥儿这些是不能进去瞧的,只能在外面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