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和北海两个港口,迅速恢复活力,大小船只云集这里,而挣到了钱的船商们,也步入了更新换代的时候,木船换铁船,小船换大船。
\n
而钦州造船厂主推的新技术也慢慢被接受,陶经纬他们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终于设计出来了集装箱船,并且经过实验,将集装箱跟港口,铁路都形成了系统,并且制定出了严密的标准,从制造到运输都有标准控制。
\n
经过实验这套集装箱系统,在联省已经开始推广,广西和云南已经开始大量使用这套系统,通过船舶、港口在到铁路最后是工厂,这套系统充分显露出高效的特点来,非常受到更快速发展自己产业的各行业企业的欢迎。
\n
1927年12月中旬,赵泽勇索性来到钦州港,他要参加最新一艘集装箱船的下水仪式,这是一艘五万吨级的集装箱船,也是联省这些年来自行制造的最大船舶。
\n
庞大的船身,平整的船甲板,看起来仿佛是一艘航母一样。
\n
“督军怎么样,其实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可以生产五万吨以下的任何型号船舶了,制造三万吨级的军舰也不是难事,我们正在设计制造新一代的航母,吨位就是三万吨。”
\n
陶经纬向赵泽勇炫耀着。
\n
一提到航母,赵泽勇就想到他们第一次制造出的那艘航母,那艘不伦不类的航母,甲板也安装全装甲,速度慢的跟不上舰队的航母,最后只能沦为训练舰的航母。
\n
“三万吨的航母,对了,我哪里有东西送给你。”
\n
赵泽勇想到了自己的尼米兹航母模型,尽管只是一艘模型,只有外观可以参考。但是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尤其是那个斜角甲板,两条不同角度的飞行甲板的设计,可以让起飞和降落同时进行,而不像现在的直通甲板,起飞的时候,就不能降落,降落的时候就只能把甲板上待起飞的飞机,都送进机库,效率十分低下。
\n
“嘿嘿。是你桌子上放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