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军阀的身份,张学良跟他父亲张作霖关系是相当不错的,应该算是个孝子。
\n
派谁去跟张学良接触,赵泽勇派了李宗仁。在联省军中,也就是李宗仁跟张学良有过接触,不过不是什么好的接触,李宗仁在郑州把张学良打跑了。但是中国不是有古话吗,不打不相识,李宗仁去也合适。其实最关键的是李宗仁的性格,在联省各个军官中。他是不多见的那种政治和军事能力都很强的人。历史上,他能当桂系的首领,而白崇禧和黄绍宏只能当老二。就说明了他有过人之处,起码在人情练达上相当不错。
\n
当然赵泽勇派李宗仁去东北,不是因为李宗仁曾经在张学良面前展露过武力,是让他吓张学良去的,而是因为李宗仁有能力让他的手下败将跟他冰释前嫌,相信他去了张学良更能够接受。当然派一个军官去东北,其中不言自明是隐含着军事意味的,这点上张学良也不得不考虑。毕竟北伐前他可是站在现在的南京政府的对立面的,而现在整个天下名义上都已经是南京政府统治了,东北如何自处张学良得掂量掂量,历史上他们没有选择东北独立割据为王是很明智了,现在大概也不会做出傻事。
\n
果然最后去的东北反而最先反馈回好消息,李宗仁是军人,他选择了军人的作风,没有跟张学良拐弯抹角,当然了,如果要玩手段,李宗仁也会,不然赵泽勇不会派他去了。李宗仁开门见山的将赵泽勇的联邦制设想说了出来,表示赵泽勇希望,东北加入联邦,但是考虑到东北长期孤立在中国主体之外的特殊位置,允许东北保持相当程度的自治。
\n
东北自治的权力包括,税收权,司法权,甚至军权,暂时要付出的只是名义上的主权而已。也就是需要东北宣布放弃独立,服从南京政府领导,也就是要张学良易帜。
\n
但也同时指出,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最终东北是要彻底融入国家主体政体的,特权迟早要废除,之所以允许东北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是因为考虑到现实实事求是,但是保证五年内不会动东北的独立地位。
\n
接着是冯玉祥,顾品珍在万心思方面其实不是冯玉祥这个似粗实细的大块头的,在冯玉祥的忽悠下,顾品珍相信了冯玉祥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