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到了现代仍旧是刚刚出窑的新瓷器。倒卖失败。如果穿梭门中的时空真的可以流逝的话,赵泽勇就发达了,民国还有很多清代的官窑师傅存在,他们完全可以低成本的生产出大量的官窑瓷器,这些瓷器弄到现代去真的太赚了。可惜了。
\n
当然倒卖古董还是可行的,那就是倒卖那些年代特别久远的,民国到现代短短几十年时间可以忽视的古董。比如宋代的,唐代的那些古董,但是这些东西,即便在民国也不多见,而且要弄来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加上赵泽勇在现代并不算缺钱,把民国的黄金拿回去就足够他弄来足够的资料图纸了。因此也就没在这上面动脑子。
\n
而白崇禧送的翡翠让赵泽勇看到了倒卖的可行性,翡翠这种东西,在现代这几年涨价非常厉害,而且这种资源类宝石可不像瓷器,他的价值是因为自身的稀缺性。而不是因为历史和文化。当然了,也是因为偶然发现汪铭的新生意。让赵泽勇看到了可以将现代产品带到民国坑蒙拐骗的机会,才让他决定把民国的东西国内现代的东西进行交换,不然的话,还真是没必要,因为他在现代并不需要太多钱。
\n
第一时间去了腾冲,腾冲很早就是中国和缅甸之间翡翠贸易的中心,这里不但有大量的翡翠玉石商人,更是有一大批靠此谋生的人。
\n
到了腾冲后,立刻召见了当地大量玉石翡翠商。
\n
从白崇禧送给自己礼物没多久,赵泽勇就开始招呼这些商人帮自己囤积货物。货物自然是翡翠,但是绝对不是普通的翡翠,而是翡翠的加工品。任何东西原材料都不及成品值钱。腾冲除了商人以翡翠玉石贸易为生,更是有大量的玉器工人,这些艺术工人、匠人们,他们的手艺也非常值钱,可以让翡翠原石增加不少价值。而且民国时期的许多工艺,在现代已经失传了,经他们的手,然后倒卖到现代去,更是有价值。
\n
跟商人们交流后得知,他们已经帮赵泽勇弄来了几十吨的玉雕品,毕竟是稀缺资源啊,而且在民国,翡翠还没有被国际市场认可,只是中国大量消费的情况下,竟然收集都如此困难,这都几年时间了,才弄来几十吨加工后的翡翠雕品。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