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自己的讲解,技术人员很容易就明白过来,面面相觑都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的想法,看赵泽勇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有点要挖人的意思。
\n
“对了,就是这样,多管足够保证火力压制。这样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放在飞机上。”
\n
赵泽勇解释着,但是自己对直升机用火箭炮一时间没什么印象了,但是想必将车载的转移到飞机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赵泽勇是忽视了车载火箭炮跟直升机用火箭炮的口径差距了,但是技术人员这点还是能够考虑到的,不然就太差劲了。
\n
他们听完了赵泽勇的设想后,立马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讨论的内容无非是,赵泽勇说的情况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到底该如何实现。车载的多管火箭炮到底能不能在炮兵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直升机用火箭炮又该怎么设计。
\n
让赵泽勇没想到的是,直升机使用的火箭炮倒是首先制作出来了,十八管呈菱形排列,使用铸铁一次铸成的炮管,采用电激发发射方式,一次可以十八枚火箭弹齐射,也可以单发设计,基本技术上跟肩扛火箭筒无二,因此就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准度。其实解决火箭炮准度问题,还是要二战后了,导弹技术的发展才算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那应该算是另一种武器了,火箭炮天生就不是精确打击的武器,不然他就没必要存在了,要精确有火炮就好了。
\n
赵泽勇看过后,让工厂加紧时间制造一架样机出来,并进行实验,如果可行就可以列装装甲部队了。
\n
相比直升机火箭炮,车载火箭炮的研制就缓慢了很多,不是大家不重视,相反都对这种炮寄予厚望,可惜的是,车载的属于大口径炮,而直升机用火箭炮基本上就是十几根肩扛式火箭炮的叠加而已,口径不到30mm。而车载多管火箭炮,则是超过100mm口径的重型火炮,为了满足这样口径的要求,他们设计了将近三米长的炮管。
\n
这不仅仅是口径放大的问题,还包括激发装置,和汽车的连接方式,等等技术难题都需要公关,一时半会是弄不出来的。多姆贝格尔等年轻技术人员,现在是天天都泡在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