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严被张任劝降后,了解到益州的缺粮窘境,便向郭汜献计,砍伐收集大量毛竹与葫芦,系上粮袋投入揣急的沱江,又派轻骑到河流曲折处准备,帮助粮食经过,再加上天气严寒,小米麦粒在水里浸泡上十来天都不会坏,一路水流飘载,沓中的粮食居然比孙策都抢先送到,总算救了益州的大急。
\n
涪水送来的粮食虽然不多,可也勉强够支撑几天,宝贵的战马也能保住一批,等士兵和灾民稍稍恢复体力,康鹏立即组织难民在沱江上抢架起几座木质桥梁,又抢修益州通往巴西的道路,方便孙策的运输辎重队经过,同时组织灾民开垦荒地,为春耕准备。
\n
重建事务千头万绪,康鹏身边的文官又只有贾诩一人,忙得康鹏和贾诩头昏脑涨,好在董卓军的仁政不仅打动了益州难民,使他们完全配合董卓军的工作,也打动了隐藏灾民中,曾经无比痛恨董老大的益州士族,短短数天之内,康鹏垂涎已久的益州著名文臣秦宓、许靖、阎芝、马忠、庞柔、周群和杨洪等士林名家先后向康鹏毛遂自荐,康鹏立即加以任用,大大改善了西凉军缺乏文官的窘境。
\n
三天后,孙策比康鹏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天到达成都,运来了近二十万斛粮食,还有大量的麻纺衣物和重建工具,连绵不绝的车队竟然长达十二里,已经四天四夜没有合眼的孙策向康鹏禀告,这些多亏阆中的益州百姓竭力相助,开山铺路,构亭搭桥,短短二十来天,硬生生将秦岭山脉中的栈道加宽了一半,才使得庞大的辎重车队按时抵达成都。
\n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康鹏率领下,董卓军的爱民如子,换来百姓报之以死命,康鹏命令开垦田地备春耕,百姓就男女老少一起下田,有工具的锄挖叉翻,没工具的手扒指掏,硬是将遭到破坏的益州良田也开垦出来。康鹏命令砍伐除桑木外成都周围的所有树木建房,那没管是属于谁家的树林,主人都会不声不响的领着军队和难民到自家山地砍伐,老弱百姓在废墟中掏挖出可以利用的砖石,无数座砖窑瓦窑仿若雨后春笋般立起,冒出白腾腾的热烟,肩扛手提,人背车运,不到半个月时间,五千多间宿舍式的大房便建了起来,而且数量还在迅速增加中。四年前重建长安积累的经验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董卓军的率领下,益州灾民们有条不紊的开展生产自救,虽然牛驴鸡鸭等家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