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的安稳。
\n
谁知,叛军没来,叛军头子主动来了。
\n
来者名为吴应,兖州济阴郡人。祖上也是出过名人的——太子四友之一的吴质,曹丕跟前的红人。
\n
然而,世事无常,曾经钟鸣鼎食的吴家日渐没落。到了吴应这一辈,家中只剩下茅屋三间、薄田两口、小鸡三两只。
\n
尽管家境中落,但是吴应的读书学习却没有落下,能书会写。
\n
然而,吴家早已滑落世家秩序之外,即便吴应自认一身本事,也无法出仕,连个小小县令都捞不着。顶多做个县令身旁的刀笔小吏。
\n
祖上吴质是太子之友,轮到自己竟沦为小小县令的狗腿子。吴应心有不甘,却有无法挣脱体制之下的无奈宿命。直到.....
\n
直到贺兰定盘踞徐州,大搞土地所有权收归共有,使用权均分百姓。一直在兖州郁郁不得志的吴应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重振吴家的机会来了!
\n
吴应纠集了几个和自己差不多境遇的刀笔吏,对着府兵衙役一通输出:“凭什么刺史郡守县太爷能有七八个小妾姨太,咱们这些实际做事,治理地方,维护百姓的却连肚子都填不饱?”
\n
“要是徐州刺史大人来做咱们的刺史就好了。”一个念头升起就如葫芦浮水,再也按不下去了。
\n
一个平白无奇的日子,兖州戍兵哗变,在吴应的带领下冲进刺史府,杀了刺史,抢了粮仓,夺了兵器库。
\n
这支有兵有粮有领导者的队伍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整个兖州,半月之内接连攻下平阳、任城等城。
\n
打着打着,领头者吴应察觉出不对来——攻城容易,治理难。而且等朝廷反应过来一定会派兵来剿,到时候自己就真成反贼了。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