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举,后来遇到了狄仁杰,可偏偏狄仁杰比他晚参加科举,而却先一步中举。
上一世张柬之中举是李治的显庆年间,也就是……现在。
原来如此。
李承乾收回目光,抬头看向殿中群臣,问道:“这次科举一切还正常吧?”
长孙无忌,李勣等人还在沉吟,李义府便已经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此次科举,因为准备时间较长,提前许久便已经定下以英国公为主考,所以有很多官员和世家,为其子弟,专门找人研究英国公的性格和文风,专门找人捉刀,所以在科考的时候,有的人的策论,完全是背的。”
“完全是背的?”李承乾忍不住的抬头。
“也有不完全是背的,有的人参考了别人的文章,加上自己的见解,抄了那么三五成。”李义府再度拱手,说道:“陛下,这些都是科举结束之后,有士子在酒后说的,但也被有心人听到,坊间已经有些议论要在科举出名那日,齐聚朱雀门上奏。”
李承乾正旦大朝的时候,下旨广纳谏言,正好给了机会。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么说来,是朕过早定下英国公为主考的不是了。”
“陛下!”长孙无忌站出,侧眼看了李义府一眼,然后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或许这其中有些问题,但科举已了,臣建议在礼部铨试的时候,加以严查。”
“科举名次事关授官大事,如何能够轻易糊涂为之。”李义府神色平静的拱手,说道:“陛下,臣请再加一考,陛下亲做考官,在太极殿专考这四十三人,也不必全部罢黜,重定名次便是。”
“重定名次。”李承乾目光轻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