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自然地借着他刚起青松势,身躯尚不能灵活的时机,将拳头堪堪摆到眼前。
过程和时机之巧,就仿佛庖丁解牛,令胜利唾手可得。当时就算乌名有所防备,也绝难以挡下来。
所以,她是怎么做到的?庖丁解牛,前提是成千上万次的实战经验,师姐又是从哪得来成千上万次的经验?总不能是在古剑门的时候,她每晚都悄悄来闲云居解自己……
等等,庖丁解牛……
想到此处,乌名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
莫非……不会吧?这也未免太……但除此之外,的确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难怪灵汐师姐会这么不高兴,这的确是不该存在于自己身上的盲点。
明明,这个技巧还是自己传授给她的。
不错,乌名想到的答案,正是梧庭神工总录。尽管总录五十九种功法,皆是不折不扣的匠人之法,并无任何与人动手实战的功法。但功法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神工总录的诸多功法中,其实最为注重的就是一个巧字,所谓能工巧匠,巧之一字正是匠人们的核心素质之一。点石成玉要巧,雕琢玉枝要巧,用一根立柱支撑大厦要巧,在寻常御辇上搭建起一座山寨云宫,当然更要巧!
而这个巧字,则大多是通过计算而来,匠人们在实际下刀、落锤之前,必先要经历严格精密的计算,算出手中物事的薄弱点,再一举发力,方能事半功倍。
至于计算的方法,则正是这神工总录的精髓所在。五十九种神工功法,对于匠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施工需求,几乎都有覆盖,并大多都总结罗列了一些简单有效的经验公式。以这些公式代入套用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