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我们只要按照结果倒推过程,所以论文写的挺快的。而且元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都觉得这次的实验可以说在领域内是有重大突破的,我们很兴奋,对论文也更加用心了。”李袭三人当时想的是,他们写论文的可千万不能给元老师拖后腿,所以在论文上的每个小细节上都尽量追求完美,每个字都要斟酌很久、反复推敲,虽然这个过程也很痛苦,但好歹写出了一篇他们三个人都满意的文章。
可接下来的投稿却不是这么愉快了。正如苏荷所说,他们是旅馆又不是科研机构,没有什么科研指标,他们不用有什么压力。对内来说,工作自然是轻松了,可是在外界看来,荷叶旅馆简直是个三无机构。
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要写作者的工作单位的,他们三人都已经毕业了,元老师又是全职在荷叶旅馆工作,所以他们几人在署名的时候都只能写荷叶旅馆。荷叶旅馆不是科研院所,不是知名学校更不是经济实力强大的药企,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在学术界,发表论文是研究人员展示成果、拿科研经费、评职称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科研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期刊资源却相对有限,自然形成了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
每天,期刊的编辑部都会收到来各地学者的大量投稿。面对如此庞大的稿件量,编辑人员的数量却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审阅每一篇投稿。因此,一些期刊采取了粗暴的筛选方式,以减轻审稿的压力。
一些期刊在初审阶段会直接查看作者的工作单位和该论文的一作信息,如果一作在该领域的知名度不高,这些论文往往会直接被拒之门外。一些核心期刊还有默认的潜规则,那就是不收硕土写的文章。
所以荷叶旅馆的投稿往往是上午发出,下午就收到了拒稿的邮件,完全不用担心一稿多投的问题,一天至少可以收到三四封的拒稿邮件。
李袭几人一开始还满怀期待地想着,有的投稿没有得到期刊的反馈,是不是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可左等右等迟迟没有信息,坐不住的几人,辗转多方拿到了编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