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笑笑。
\n
自然不是这个原因,但外人这样想,也正好。
\n
有乐心下叹息,眼神微动,回头就寻了机,将宜真所说传给了宋庸。
\n
以她看来,这位大公子很是聪慧,在知道这件事后,自该清楚,听宜真的话,与她联手,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n
宋庸恍悟,终于明白了宜真为何会对他好。
\n
他稍有失望,但更多的是松了口气——
\n
既然有原因,只要他表现的好,那宜真就不会随意放弃他。
\n
他会听话懂事的。
\n
京都勋贵人家的年节,热闹是过不完的,对宜真来说,除却初二要回娘家找麻烦外,之后的各家宴饮,都是松快日子。
\n
襄台伯府人丁凋零,廖氏在京,也无亲属,她这些时日来往的,大多是长公主府的姻亲。
\n
年初八,这一天似乎不是什么出奇的日子。
\n
宜真又赴过一场宴回府,下人禀报,说今日角门又偷偷来了人,她倦怠打了个呵欠。
\n
年夜那日开了个头,如今只怕更忍不住了。宋简之不能出府,只好蔡静姝进来。
\n
到底是有情男女,难怪难分难舍。
\n
洗漱过后,屋内下人退下,宜真照旧翻看着杂记。
\n
大半箱子的杂记,其中大半都是这位先辈的,从民间到宫廷,又从中年到晚年,跨越三人帝王,几十年的时间。之后后人的杂记,不过寥寥几本。
\n
宜真从十一月开始看,到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总算看了一半,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