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很多观众望着棋呆子不急不躁的模样,他们也意识到了这局棋要分出胜负,至少在三十手之后,可以说是这一盘是超越绝大多数职业棋局的超长对局。
这超长对局不仅考验棋手的棋力,更考验棋手的韧性。
棋呆子真有那么强的韧性吗?
美籍棋手进車到河边,棋呆子进車又锁定了美籍棋手的中卒。
美籍棋手平車抓中炮,棋呆子平了一手炮,美籍棋手进車保中炮。
这几手虽然并没有出现任何伤亡,但其中的凶险和计算量是许多老棋手所不具备的。
外表看上去也只是围绕着黑方的中卒和马做文章,但实际上却又是棋呆子围绕着車做文章,这几手已然把車的空间优势压缩到了极致。
至少,对面的美籍棋手不能再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继续围绕着車去做杀招了。
“这个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
一位上了年纪的象棋大师望着这局棋默默地叹了口气。
的确,在这个公式化的象棋时代,棋手都不愿意将对局拉长,也不愿意刻意的进行局部作战,因为象棋这项运动不像是围棋,有着足够大的空间和足够多的棋子。
多下只会多错。
平炮打車,看样子美籍棋手也不在,也不能去纠结自己方的車了。
他好像换了一个思路,既然你选择拉长战线,那他也奉陪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