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刘岑安收完银子,又担心东窗事发自己官职不保,索性卷了铺盖就跑了。
\n
他这一跑,江南一带的百姓彻底炸了锅,有人怒骂皇帝滥用贪官,有人说是因为皇帝去岁下罪己诏的事损了国祚,还有人揭竿而起,发誓要给自己讨个公道。
\n
宋澜耐心说着这些事:“刘岑安一跑,底下没有能主事的人,几个地方官畏畏缩缩,过了半个月,眼看民怨要压不住了才报了上来,朕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昨天晚上了。”
\n
梅砚依旧皱着眉,在想宋澜的话里有没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在想他是不是为了陪自己去钱塘而故意编出来这么一套说辞。
\n
然而宋澜言辞恳切,句句不离忧心百姓,说的是实话。
\n
梅砚道:“古来最忌讳的便是明堂之君下战场,出了这样的事,你不该亲自出面,本就民怨连天,若有暴|乱,岂不是危险?”
\n
宋澜浑不在意,“朕既坐了这个皇位,自己的百姓就该自己守着,如今百姓们深陷水火之中,朕怎么能安心坐着等消息。少傅放心,朕来之前已经将朝中之事料理妥当了,此番子春留在盛京,又有咱们的兄长梅尚书坐镇,有他们牵制孟颜渊,不会出什么乱子。”
\n
梅砚听罢便垂了眸,没再说什么。
\n
做皇帝的,最怕的不是边疆受扰,而是民怨,当初他不想宋澜下罪己,怕的就是会有民怨四起。
\n
如今一个一个小小巡抚就引出了这么多事,局面可谓不容乐观,宋澜的决定其实是对的,他该跑这一趟。
\n
“此番下江南,你可带了人?”
\n
“朕挑了沈蔚,把宋南曛也给捎上了,还让廖华点了一队禁卫军,都跟在后面呢。”
\n
沈蔚是吏部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