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宋管事爬上凤凰山,见到玄觉,婴孩已经没了气息。
\n
就在他自己都要放弃的时候,老禅师接过孩子,叹了句,“苦海难渡,早回头亦是福气。这孩子命中合该是空门之人,但尘缘缠身,如若他不愿皈依,救,反倒是八苦伊始。施主,你可想好了?”
\n
宋管事一介粗人,哪听得懂许多。
\n
他顶礼跪拜,泣不成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必定请大师救救小儿。”
\n
玄觉扶起他,应了。
\n
只见他将婴儿从襁褓中抱出,手托后颈,让宋管事拎住两脚抬高,他在婴儿肩颈胸腹处几点几拍,一股粘稠液体并着淤血缓缓自口鼻流出,那婴孩当即恢复了气息。
\n
几息后,小娃娃脸上见了血色,开始荏弱哭啼。
\n
“想要这孩子平安长大,还得施主肯放下,舍与空门六年。”
\n
就这样,宋如松在清凉寺做了六年小沙弥。
\n
直到顾家缺适龄伴读,才被管事借着由头接了回去。
\n
还俗后,宋老管事感念玄觉救命养育之恩,儿子俗名特意沿用了禅师所赐名号,如松。
\n
可宋老管事不知道,这僧号大有讲究。
\n
清凉寺作为南禅一宗,香火传至本朝,已有近千年,行辈正到“清净玄如海”。如承玄后,玄觉本是依照清凉宗代传一人的祖统1,欲将“如松”培养成唯一的亲传。
\n
这等佛号,本就不可轻易承用,宋家还俗时竟又存续,是以玄觉时常心中忧叹,不知这场由他而起的佛缘,最终将如何收场。
\n
宋家遗(wei)子侍佛的事,至今仍被县人神神叨叨当做奇闻谈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