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二榜进士五十人,殿试后由礼部加试,取其中学问优异者二十余名,授庶吉士称号,安排到翰林院等重要机构中“观政”。
\n
作为新科进士里的优秀见习生,这二十几人自然要重点培养,至于其他落选进士,则直接去排队吏部排队铨选,外放任职。
\n
最后剩下的三榜同进士,人员最多,虽难得重用,也是充实五品以下基层地方官的主力军。
\n
所以,虽然殿试无落选之说,但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这一关能直接决定读书人仕途的高低远近。
\n
而眼下,因为顾悄的一纸建言,三榜生了变数。
\n
多数人乍听欣喜,以为定是朝廷开了先例,要给三榜一条出任京官的机会。
\n
是以殿试前这些天,越来越多贡生涌向不惑楼。
\n
有望冲一二榜的,前去瞟热点蹭冲刺课;有梦想留京的,前去探“加科”一试深浅。
\n
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n
可当贡士们亲眼见过不惑楼黑作坊式的教学方式,又集体默了。
\n
书楼是个正经书楼,但楼里操作实在叫人眼前发黑。
\n
一整个楼里,鱼龙混杂。
\n
楼中高悬校训一副,上书:广济天下向学者,学无定籍,师无定员,教无定数。下云:通达世间穷末处,天有变时,物有变更,人有变易。
\n
换成大白话说,就是学生三教九流不拘身份;老师不讲出生谁都敢请;教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种地、桑蚕、养殖、手工,甚至炼丹、烧陶,什么科目都有。
\n
最可怕的是,教出来的学生,也大多有些变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