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兴致勃勃插话, 他听到一鳞半爪, 却不防碍他随到随聊,“可惜那时候他来我们学校, 不知道是顾伯伯家哥哥,要是知道,我得拉他跟我踢一场球。”
少年的扼腕叹息显得特别真诚, 顾澜挑挑眉,倒不方便再追问。
她嫣然一笑,对林思危道:“回头我好好审你。”
林思危心中已然有数, 也笑道:“小澜姐别吓我, 听起来好像要上刑。”
顾澜扬了扬下巴, 线条优美若天鹅, 越过林思危与丁韶武说顾洽会不会踢球的话题去了。
酒过三巡, 众人都越发放开, 顾念申也不如初时那么谨慎, 和丁光耀谈论着关于晋陵工业发展的一些设想。林思危这边与顾澜和丁韶武扯着闲话,那边还放了一只耳朵在顾念申和丁光耀的谈话中。
进入新的一年,顾念申这样级别的领导已经嗅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气息, 而晋陵市一直是中小城市的工业典范, 尤以纺织轻工行业为发展王牌。
以轻工局为例,晋陵市无线电厂已有超越酿酒总厂、成为轻工局最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之势 。
彼时正进行一场属于八零年代的“文艺复兴”,街头开始出现拎着录音机的时髦青年, 双喇叭最为流行,四喇叭则是街头梦想。谁要是单手带把骑着自行车, 另一手拎个四喇叭录音机,卡卡转的磁带里传出某个爆·炸头歌星的“靡靡之音”,那绝对是回头率百分之一百。
无线电厂就是赶上了这样的风口。他们是晋陵唯一生产收录机的企业,现在可谓“一机难求”,能拎着一台“四海”牌收录机串街,不仅说明有钱,也说明有品位,更说明有门路。
没门路都搞不到买录音机的票。
顾念申就是提点这个,酿酒总厂历史比无线电厂可悠久多了,但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光靠历史悠久也不行,要保持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