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需要——人。”
林思危缓缓点头,深表赞同。
她并不是没想过,更不可能忽略这个重要因素。
“是这样没错。不过,最重要的也不是人,而是——钱。有了钱,就可以招人。”
十万?
远远不够。
第113章 闲话
开办一家啤酒厂需要糖化、发酵、灌装等设备, 当下实践中心只有一部分,也只作为教学用,并没有真正投入生产运营。林思危进行了详细测算, 如果设备配置齐全, 再加上人工,启动资金大约需要三十万左右。
省厅给了十万发展专款, 实践中心小金库有一万多,缺口还大得很。
林思危和谢宝生谈过,听谢校长的口风, 学校还能拿出个五万八万的,再多也是没有了。余下的就得银行贷款。
这事后头再找顾叔叔吧,林思危想。
办厂这事, 就真的只能一边等政策, 一边应付当下, 用晋陵一句土话, 叫“泥萝卜, 吃一段洗一段”。
也不知是啤酒的诱惑, 还是出于对工作的敬业, 吴山海很快就出了品鉴报告。
报告写得很用心,跟林思危自己品尝的感觉大致吻合。当然就工艺部分而言,吴山海就比林思危专业多了。
林思危说, 吴老师报告写这么好, 我用一用?
吴山海说,随便用,小林老师你肯定是要帮实践中心争利益才会用这个。
真是理解万岁, 那——就再来五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