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心里迅速生长,怎么也压制不住。
其实不只是家乐。
这么多年没有回家,也不全是因为忙。
。
小时候,他和家人的交流就很少。
父亲常年在外面打工,就算回家,也只是丢下大包小包倒头就睡,很少说话。母亲总是操劳,眼睛熬得深陷下去,瘦弱的四肢却一刻不停,不停地做活,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只有大哥,他拥有一张书桌,但是他继承了父亲的沉默寡言,经常一天天的把自己关起来,拒绝和任何人见面。
赵家荣觉得自己从小就皮实,精力旺盛,做什么都不觉得苦。天不亮就起床做饭,跑几十里地去上学,或者连夜赶着车去卖粮食,这些他都很习惯,也没有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他最苦的时候,也不过是偷偷地跑出家门,站在土坡上,远远看着父亲离开。村里到县城的破旧班车,每隔两天会在早上四点出发,哪怕是在最热的夏天,凌晨四点的天,也是灰色的。
大多数时候,他面对的都是黑夜。
不过这都是家乐出生之前的事了。
大哥高考失败的第四年,有了家乐。多一个孩子要养,家里面更难。父亲更少回家,可是寄来的钱却没有变多,母亲生产时落下许多毛病,很多重活,渐渐的做不动了,于是大哥把书都堆到床底下,天天起早贪黑地去田里忙,没两个月,就晒得浑身黝黑,几乎要认不出来。
十一岁,要离家去读初中。一直都很少和他交流的大哥特意送了他很远,临别时嘱咐他,一定要好好读。
他脑子笨,但好在懂得拼命努力。十五岁,他中考的成绩够上高中,父亲在村里摆起两桌酒。
大哥趁醉翻出了藏在床底的书,使劲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