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士以铜钉封棺,榫头包金箔,钉入时须齐声高呼“圣躬万世”,声震殿宇。
这是朱慈炅最后能看到父皇了。
他心中充满悲切,但不知道为何,眼中却落不出泪水。
反倒是张皇后哭得撕心裂肺,范任两位皇贵妃死死将她拉住,免得失礼。
寅时整,紫禁城九门再次钟鼓齐鸣。
乾清宫至仁寿宫甬道上铺满素帛,仪仗队持白幡、素灯笼分立两侧。
小太子朱慈炅着斩衰孝服,麻绖束腰,手持引魂幡立于梓宫东侧。
按制,移灵需“嗣君扶柩,百官捧舆”,朱慈炅以左手虚扶梓宫龙头,内阁首辅黄立极、英国公张维贤分执梓宫左右龙耳,三十二名内廷侍卫抬柩缓行。
移灵队伍过隆宗门时,司礼监撒纸钱九千九百枚,每枚皆印“奉天承运”朱文。
沿途遇槛阶,需以檀木戗桥覆素绸,确保梓宫“不沾尘,不触地”。
至乾清宫正殿,梓宫暂置于蟠龙金漆宝床上,床周设七盏长明铜灯,灯油掺入天启帝生前御用龙涎香,青烟缭绕如龙形。
正殿内,香案高供三牲五谷,青铜鼎中焚烧着福建进贡的沉水香。
朱慈炅率众再行三跪九叩大礼。
“蜀琴且勿弹,齐竽且莫吹。四筵并寂听,听我《薤露》诗。昨日七尺躯,今日为死尸。亲戚空满堂,魂气安所之。……”太常寺卿钱谦益在一侧领唱着刘伯温传下来《薤露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