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瓦不存的奉天殿,像个大广场,广场上的老人虽多,却没有音乐。
当空骄阳其实已经不热了,照在身上很暖和,若是江边野钓,别有一番人生享受。
广场大殿其实是有风的,朱慈炅身上的披风就微微吹动,但整个广场落针可闻,感受不到暖阳微风,只有心中冰凉。
“臣请太后和陛下,先移避中都。”
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不愧是担任过辽东经略的人。
他在辽事上与孙承宗见解颇异,给人一种投降退缩的感觉。甚至因为朝政观点相异,朱慈炅曾经有次机会把他提拔为兵部尚书,也最终权衡放弃,选择了鼻涕虫阎鸣泰。
但实际上,他提出的“抚虏增隘”,就是朱慈炅现在实际操作用的。
只不过朱慈炅更狠,抚虏直接成了收虏,朵颜已经是大明一省,增隘不止还增兵,扩建了山海关防御,大明现在在辽东的主要军事力量甚至总督府等指挥机关全部集中在了山海关。
王在晋在收到皇帝大破建奴,建立平辽战区的朝廷邸报后,连续大醉两次,遥遥举杯向陕西,终是老夫赢了,皇上万岁。
对于小皇帝,王在晋十分上心。不管是小皇帝本人的想法,还是熊明遇,袁可立的想法,小皇帝用了,就是对他本人的承认。
对于王在晋来说,已经不单单是士为知己者死那么简单了,这是对他本人政治生涯的翻案,哪怕没人承认,历史也会记录。
当然,王在晋和朱慈炅的战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王在晋的战略是为了节约朝廷开支,有些许空间换时间的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