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咬了咬牙,徐弘基抬头。
“应天当然是大明的应天,臣听闻吴淳夫捐银赎罪,臣若有罪,原奉上国公府所有地契赎罪。”
朱慈炅沉默不语,目光钉在徐弘基身上,在吴良辅搀扶下缓缓坐回御座。
书橱上满满当当的文书,旁边墙上挂了一副风景图,是倪元璐献的《运河夕照图》。画不怎么样,但“千载运河,联通南北”的题字颇见雄奇,旁边还有八字,圆润青涩,是朱慈炅御笔亲书的“万民仓廪,纤系春秋。”
御案上的破旧帆船没有人修补,从北京运到南京的途中,装载失误,最后一根桅杆也折了,但朱慈炅没有生气,依然将这破船摆在了案头,与牛雕并列。
“诸王留南京,会汇聚诸藩财力,成立一个皇家投资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大型商业集团,有多大想必你徐弘基能够估算。以诸王的财力,他们应该会很快垄断江南百业,千万人都会在这个公司下讨食。即便朕的北方皇店公司,恐怕也不能抗衡。
朕召你来,本意是联合所有勋贵,成立一家同样性质的皇勋投资公司,与之分庭抗礼,维系大明经济的平衡和竞争活力,避免垄断。可惜,可惜。”
徐弘基嘴唇蠕动,呆愣了半晌。诸王留京是真的?土地,真可笑,诸王留京后不想要土地?皇家投资,那其他人还有活路吗?南京会大乱的,唉,燕山大战后的皇帝和他的士兵恐怕最不怕乱了。
看皇店公司的规模和运营,全是大作坊大商贸,小门小户全部玩完。便是公侯产业,恐怕也没得比。诸王和公侯斗,不依靠皇帝,怎么斗得过?
妖帝!好手段啊,不跟,所有人最后都是死路一条。
徐弘基的额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