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现在把自己适龄的儿子全部送进新六卫试训,而家里多年未修的水利道路在十月后红红火火的开工了。
工部官员现场指导,无数宣令官安排分配,没有征发徭役,全是有偿劳动。
给自家修路修水利,还提供伙食,发工钱。反正常熟老百姓几千年来没有遇到过,这还不得全家老少齐出动。
常熟秋后每天开工的口号是“祝小皇帝陛下健康长寿”,午后听宣令使读通报那是一个人都不愿错过,不然晚上下工回家都没有“键政话题”。
大明第一所正经女校就诞生在常熟,甚至是司礼监的公公来出任山长。大明第一家县级大理院也诞生在常熟,虽然他们效率慢得很,几个水匪弄了七八天也没判。
常熟人的心气很足,他们知道了皇民蒙学计划,非常想让自己比应天府的皇民蒙学更早开学。
原本被士绅控制的社学通通取消,他们无比配合宣令官统计适龄孩童,安排蒙学选址,有人甚至愿意将自家祠堂拿出来当作蒙学学堂。
年轻的县令蒋德瑗在常熟发现自己闲得很,根本不需要聘师爷了,常熟的官员配置严重超员,他可以给自己安排两个公费的“师爷”官员。
蒋德瑗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安置流民,一帮在苏州在南京混生活的无赖子集体回到常熟了,要求分地成为皇民,但地已经分完了,蒋大人拿不出新地。
这帮家伙只能临时安排修路混饭,但路终究是要完工的,而他们近千人的庞大数量,让蒋大人非常恐慌。
昭武卫没有全部撤走啊,这帮杀神要是在常熟搞个流血事件,就算哥哥是皇帝近臣,他也要完蛋。
好在聪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