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的父亲那一辈,最早的时候是住在城西区郊区外的一个乡里,算是城乡结合的一个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江成的父亲做生意发家后,在城里置办了一处院子,会让两个叔叔住到院子里来。要都是居住在城里的,除非是离的远,否则就算是亲兄弟之间也没多少愿意寄人篱下的。
不过江成的两个叔叔和两个姑姑当年跟着他父亲干活,他父亲也没亏待他们。
在原主的记忆里,外嫁的两个姑姑和姑父是在他父亲布行挣工钱。但安排的活计是轻松的,工钱也不低。
而两个叔叔,不完全是按照工钱算的。平时不发工钱,过节的时候会拿一点钱给他们用。每次到了年底会给一笔钱他们,比按工钱算高多了。
那时候城里也就是热闹一些,做生意方便,城乡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现在城市居民搞口粮定量,其实也只是上一年开始搞的。五五年之前,大家还是用的第一版RMB,买东西也不需要票证什么的。
只要有钱,住在农村还是住在城里,区别不大的。而且农村还方便养鸡鸭,自己可以随便种点什么菜。
所以当年江成的父亲还在郊区的乡里建了一些青砖瓦房,两个叔叔都出了一些钱,但他父亲也资助了两个叔叔不少钱。
现在八年过去了,要是两个叔叔在城里买了房,那倒是运气好,能吃上商品粮了。
其实当年江成的父亲还跟两个叔叔商量过到底是在城里买房,还是在老家建房的问题。因为老家还有不少亲戚,就算在城里买房了,过年也要回乡探望亲戚的,最后选择了回乡建房。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