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淹在军报中说,西凉军队战斗力极强,且熟悉地形,宋军进展缓慢,希望朝廷能尽快补充粮草和兵员。
赵不凝叹了口气,提笔在军报上批复:“粮草之事,朕已命包拯加紧办理,不日便会送到前线。兵员方面,朕会从各地调派,望范爱卿坚守阵地,切勿急躁冒进。”
写完批复后,他将军报交给张茂则,让他尽快送往西北前线。
窗外的雨还在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在诉说着大宋王朝的艰难处境。赵不凝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好这片江山。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雨中的建宁城。虽然此时的建宁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但他相信,只要君臣同心,上下协力,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迎来雨过天晴的那一天。
就在赵不凝沉思之际,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声。他皱了皱眉头,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张茂则连忙出去查看,片刻后回来禀报:“陛下,是一些太学生在宫门外请愿,说要参军报国,抗击西凉。”
赵不凝闻言,心中一动。太学生们满怀报国之志,这让他感到一丝欣慰。
“传朕旨意,接见这些太学生。”
赵不凝说道。
张茂则应了一声,便出去安排了。不一会儿,一群身着儒衫的太学生走进殿内,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为首的太学生上前一步,跪地奏道:“陛下,我等听闻西凉入侵,国难当头,愿参军报国,奔赴前线,与西凉贼寇决一死战!”
其他太学生也纷纷附和:“我等愿参军报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