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再次狂跳起来,这一次却带着一丝绝境逢生的灼热。她开始在内部知识库中快速搜索,关键词锁定在那个老旧外围监控系统的名称和“日志模板”、“环境变量覆盖”等字眼上。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屏幕上繁杂的代码和文档飞快滚动。汗水沿着鬓角滑落,滴在键盘上,她也浑然不觉。她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屏幕上,像在雷区中寻找唯一可能的生路。
找到了!
一份三年前的、早已被归档的技术备忘录!里面模糊地提到某个早期版本的“EnvMonitor_v2.1”脚本,其日志输出格式可能受到用户临时环境变量“LOG_CUSTOM_MSG”的影响!虽然这个漏洞在新版本中被修复,但这个老旧的v2.1版本,因为兼容性问题,在磐石内部某些非核心的边缘子系统里…可能还在运行!
她的目光迅速投向系统架构图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负责边缘环境参数采集的辅助节点组…它们的监控脚本,似乎标注着“EnvMonitor_Legacy”?
希望!渺茫,但真实存在的希望!
她立刻调出那个节点组的实时状态。运行中。脚本版本…EnvMonitor_v2.1!确认!
狂喜和更深的恐惧同时攫住了她。这意味着她有可能通过设定一个特定的环境变量,在脚本下次运行时(可能是几分钟后,也可能是几小时后),在它输出的日志里,“注入”一条包含关键关联信息(比如:“节点D漂移异常触发基线v3.7稳定性校验,关联锚点Ref#K7-881A4”)的自定义信息!
这条信息会混杂在无数正常日志中滚过公共日志流。然后,她只需要在“梳理数据”时,“恰好”发现这条“新出现”的日志记录,作为她补充证据链的关键“新发现”!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