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俞凇]身边,看着曾大父如此惜才的一幕,脸上的表情有点一言难进,
\n
虽然人才很重要,但是他这么热情,是不是忘了之前对[俞凇]他们的态度了?不会不好意思吗?
\n
嬴稷见[俞凇]没有拒绝自己的赏赐,心里也觉得稳妥了不少,冷静下来一看,少府怎么还有个孩子?
\n
再定睛一看,好像是返秦的子楚的儿子,叫嬴政。
\n
嬴稷眯了眯眼,眼里精光一闪,笑着问嬴政,“政儿,你怎么也在这里?”
\n
嬴政上前一步向秦王行礼,行完礼后直起腰,口齿清晰地解释,“回曾大父的话,政儿初到秦国也不认识什么人,就想来少府帮帮忙,也算是为曾大父分忧解难。”
\n
秦王抬手捏了一下自己胡须,注意到大部分人对嬴政的关注,和蔼道,“不错,政儿如此贴心,也算有功,也有赏。”
\n
嬴政不骄不躁,行礼谢过秦王,想了一下,说:“曾大父,有一部分侠士很擅长种植农作物,不如您唤来农家问一问?”
\n
他之前想的很简单,就是想留下[俞凇],现在[俞凇]做了官,他变得更加贪心了,他想要其他人也能当官,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n
所以他不顾[俞凇]的叮嘱,还是没忍住说出了这句话。
\n
秦王听到这话来了兴趣,他可没忘了现在的少府上卿就是自己这个重孙举荐的,区区百人游侠,有才之士竟不止一个?
\n
秦王带着嬴政,顺便捎上[俞凇]就往农家的“试验田”里走去。
\n
农家思想在各国其实一直都不受国君喜欢,他们的思想与其说是思想,倒不如说是一种诉求。
\n
他们希望“君民并耕”,让君主和臣民们一起种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