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
这也正是后来*的那些试卷,能让皇上都感到震惊和意外的地方。
“是啊,皇后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相当用心,若不是亲眼看到,朕都想不到,同样一道题,还能像这般换个角度诠释和描述,就能充分照顾那些学识水平不高的人。”
复试的试卷,没再请人帮忙批阅,因为备的有‘答题卡’,只需让识字的人,分门别类的将相应的答题卡归纳整理出来就行。
能考核个人能力水平的题,只占一半,另一半都是考查人的心性和行为习惯。
至于能力水平,那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只有柳明月自己最清楚她想要什么样的人,与时下那些相应专业人士的判断标准大不相同。
反正她在事前就已考虑到这个问题,时间留得还算充分,即便参加复试的人数远超预期,因增选的那部分人的试卷更容易批,倒是多花不了多少时间。
在柳明月忙着阅卷时,殿试也如期开始举行,这当然是京中的一大盛事,众人都将注意力从宫中招募上移开,开始放在谁能考取头名状元之类的话题上。
亲自批阅过那一份份,能尽量展现被考核都综合素质的试卷后,柳明月又有一个新的发现,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既不像她所以为的那保守。
可能是因能通过初试的这群人,都算是这个时代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从中不难看出,有的人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人个性分明,有的人逻辑思维极强,甚至通过有限的信息,分析出她接下来的打算,从而在试卷中不动声色的展现自身优势。
朝堂上那些人均八百个心眼的权臣们,能够推断出宫中的打算,并不足为奇。
没想到连参加考核的小年轻,也能有这样的见识,若其背后没有旁人指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