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柳明月而言,少了皇上的从旁支持与配合,处处都很不便,也很难适应。
停殡、设祭、颁遗诏等流程走完,大行皇帝的梓宫被送入早已开始修建的皇陵地宫中后,承天帝的一生,就此被盖棺定认,当之无愧的一代明君,定庙号为安太祖。
哪怕许多大臣都对皇上临终前废太子,隔代传位于皇孙,将先皇后封为摄政太皇太后一事颇有微词。
但是遗旨确实出自大行皇帝的亲自手书,与皇临终前交待的内容都能对得上,让人无从质疑。
如此一来,不管众人都怀着怎样的心思,都不得接受事实,奏请年幼的新帝尽快登基,择日举办登基大典。
在承天帝驾崩后的首次大朝会上,柳明月以摄政太皇太后的身份,高坐在大殿的上首,原太子妃,现安王妃牵着徐廷君走入殿内。
看到徐廷君没有穿戴早为他准备好衮冕,众大臣都有些不解,柳明月也下意识皱眉。
不过没等到她开口,就见徐廷君虚九岁,实际上才七周岁的徐廷君高举着一份奏表道。
“孙儿年幼,自知难当大任,恐有负皇祖父厚望,皇祖母辅佐皇祖父多年,为大安殚思竭虑,得百官臣服,万民敬仰,方使我大安能有今日之繁荣昌盛,孙儿在此恭请皇祖母登临大宝,主朝政、安社稷!”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皆寂静无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幼主初次正式临朝的这一刻,竟给他们来这一出。
柳明月也十分震惊,罕见的在人前失态,赶紧道。
“胡闹!本……老身一妇道人家,乃是迫于形势,才得以临朝,你为先皇钦定的新任皇帝,理应顺应天命,承继帝位!”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劝说徐廷君赶紧登帝位,徐廷君的态度却很坚持,有大臣提出让安王妃劝说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