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想法,可是他早就看出儿子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早看出儿子心中的傲气,知道他不愿借崔立言之子的身份入仕,才会一边告诉自己,也一边告诉外人,是他非要赌一口气,才拘着儿子在家读书,不给他求荫恩。
这么说多了,想多了,可能连崔相自己,都忘了初衷,不过崔定山入仕后的种种表现,让崔相看到了儿子的潜力,理解儿子不甘只做崔立言之子的心愿的同时,他也认同和支持。
赶上如此盛世明君,若能有个能青出于蓝更胜于蓝,能为大安立下更大功劳,从而与他这位父亲一起青史留名,被传为美谈的儿子,对崔相来说,也极具诱惑力。
没等王夫人开口,崔定山就已满脸羞愧的对自家母亲道。
“对不起,娘,儿子不孝,父亲说得对,对儿子而言,这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也就是说,他不甘心努力一辈子,最后留在史书的身份,却只是崔立言之子,自身功绩,都被掩埋在自家父亲显赫的功绩与成就之下。
王夫人看着自家儿子道,“可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入仕不到七年,就能从末流小官,晋升到从五品,谁不得夸你一句年轻有为,就算是你父亲,在你这个年龄时,也没这个成就,他能当上左相,靠的是从龙之功。”
这世上敢这么说,也有资格这么说崔相的人,非王夫人莫属,崔相一脸的郁闷,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眼看自家母亲为劝自己打消主意,不惜揭父亲的短,崔定山心中感动之余,也有些愧疚。
“娘,若儿子没有机会凭本事入仕,可能这辈子,也就甘于平凡,安心活在父亲的荫庇之下,努力培养下一代,可是儿子既然有了这个机会,而且事实证明,儿子不仅不比人差,还比许多人更优秀,为何不争取一下呢?”
崔相感叹道,“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