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郭锦秋的真心话,她担心儿子,想让儿子回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放心儿子如今的真实情况,是否真的达成预期目标。
她婆婆显然也存在类似的想法,才会做出这一安排,而个安排,确实是徐廷君目前最需要的机会。
柳明月欣慰的点头道,“就是这么一来,廷君可能至少还要在外个两三年,让你们母子一别这么多年,我这心里,实在有些过意不去啊。”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的交通太过不发达,大安这一再扩充的疆域,又太过辽阔,来回京中实在不便。
说起儿子一离京就是数年的事,郭锦秋确实有些失落与伤感,不过她更清楚儿子需要什么,怎样对其更好。
“母后言重了,儿臣若因心疼与不舍儿子,就自私的将他困在宫中,不仅对不起他,也对不起这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不管是儿臣,还是廷君,都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也都能体会到您的苦心。”
郭锦秋不仅没有因为婆婆只给她儿子安排个县令之位,感到生气与不满,还很理解婆婆此举背后的深层含义。
知道婆婆可能是因培养她丈夫做继承人的失败经历,从中吸取了教训,才会用这种方式培养她的儿子,处处都很细心谨慎,她只会对此感激不尽,怎么可能会有异议。
柳明月真心觉得,与三观相契合的郭锦秋谈话,实在是件很舒心的事,因为她所做的这些旁人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的决定,对方总能及时领会到她的苦心,并给予正面反馈。
“你能理解就好,就是委屈你了。”
郭锦秋却正色道,“儿臣不委屈,是母后太辛苦了,不仅为国为民殚思竭虑,还要为儿臣等后辈处处操心,都怪儿臣无能,不仅没有能力为母后分忧,还总为您增加负担。”
柳明月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