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伤敌人。所以,拉环引信成了将作监重点研究的方向。其实,陈应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容易。
比如火柴,火柴上面的火柴头其实就是易燃入烧的红磷与硫。如果把这两种物质弄出拉环的模样,就可以做到拉环引信。不过,陈应并没有想起这一点。
被愁坏的工匠们日思夜想,终于想出了一个非常笨的笨法子,在手擂弹的手柄处,制造一个钢套,中间放入一根带满毛刺的铜条,铜条与钢套中间,塞入火石、火药以及磷、硫磺、硝以及碎瓷屑。这样以来,一旦拉动铜条,铜条与中间的填充物就会发生剧烈的摩擦,而摩擦过程中,就会将易燃物点燃。从而做到像陈应所说的那种拉环即可引爆手擂弹。
现在猛虎义从的掷弹兵团,已经全部换装了这种拉环引爆的手擂弹。
陈应自然不会吝啬,给予了参与研发了所有工匠,按照贡献大小,分别奖励他们三百贯至八千贯不等的巨额奖励。
这些受到鼓励的工匠们,更是脑洞大开。将脑洞放在了比较成熟的八牛弩上面。八牛弩弩箭的箭镞伤害力太低,了不起依靠动能杀伤三至五人。可是,换作提炼的火洞,按照弩箭的同等重量,就可以形成五步方圆的火海,如果放置同等重量的火药,那么杀伤力将增加到十倍甚至以上。
于是,工匠们开始大动脑劲,他们将箭镞也采取这种拉环引爆的方式,只是手擂弹稍为不同的是,手擂是往外拉,而弩箭则利用弩机巨大的惯性,撞击力,往里面捅。也是同样是摩擦引爆的方式,火箭的箭杆,不再是拓木杆,而是采取了中空的钢管,里面装上提炼的火油,或者是火药。
这虽然不是陈应大开金手指,不过效果却是一样的。
随着一枚枚八牛弩弩箭带着弧度,飞向烽火山,烽火山变成了炼狱,不知道多少高句丽士兵被卷入大火中,尸骨无存,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困在大火中挣扎呼号,然而,还有谁救得了他们?又有谁敢冲出已经变成整个烽火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