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显示,他在后蹬阶段发力不充分,后摆腿折叠幅度不足,限制了步幅的提升。
由于早期兼项400米的经历,谢震业后程节奏感非常出色。
尤其在150米后体能分配合理,速度衰减较少,被称为“大步流星”式跑法。
因为弯道技术出色,过弯控制力强,谢震业更偏好外道(6-7道),便于发挥追赶策略。
张培萌200米的技术特点则是起跑加速强劲,绝对速度突出。
作为100米转项200米的选手,张培萌前30米起跑爆发力强,加速阶段优势明显。
张培萌步长利用率高,但弯道调整能力弱于谢震业,需依赖直道冲刺弥补。
张培萌速度耐力依赖天赋,后程衰减明显,高速状态下体能分配不如谢震业精准。
因为弯道技术偏保守,影响出弯衔接直道的效率。
张培萌更习惯内道(3-4道)
起跑,以减少弯道跑动的距离。
因此今天的跑道分配是相当有利于选手发挥的。
张培萌和谢震业都分在了自己擅长的跑道。
至于李衍,他属于一张白纸,在哪个跑道都问题不大。
在李衍没有掺和进来之前,张培萌和谢震业是国内200米各自最大的劲敌。
谢震业由于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