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客,肯定是潘学忠请,出来时,他爹可是给了他不少银子,要他好生结交张炳这位宫中监丞。
\n
席间,潘学忠无意说到了曾听人讲过的天津税使马堂的事,张炳忙打住他这话头,免得这少年郎不知好歹说些惹祸的事。
\n
静海县属天津三卫,张炳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马公公的耳目。在宫里时,他就听同僚说过,天津的地界上,马公公可是养着不少闲人充为耳目的,这些耳目和东厂那些番子一样,无孔不入。正是因为耳目众多,所以马公公在天津才能坐得稳,一有风吹草动,就能立即做出反应。
\n
得罪马公公是什么下场,张炳不敢想。
\n
司礼监那位祖宗不怕,辽东那位高公公不怕,锦衣卫的那位都督不怕,他这宝钞司的监丞却是怕的很。
\n
或许,这酒楼的伙计就有可能是马公公的耳目。
\n
张炳下意识的看了眼正给桌上上菜的酒楼伙计,没来由的有些羡慕天津这位马公公。
\n
这心态,正如他衣锦还乡时,梨树村那帮羡慕他的村民一般。
\n
世人皆羡高位者,谁知高位不胜寒,人外有人啊。
\n
却不知,自己几时也能如马公公这般风光?
\n
张炳暗自叹息一声。
\n
面摊外,车马行的人招呼上车了。
\n
良臣所在那辆大车下去了三个客人,又来了两个人,是一对小夫妻,回京城娘家的。爱抽旱烟的老头下车走了,进京寻夫的陈氏母女仍在。
\n
大车一路向北,出了静海县,离通州就不远了。
\n
这几天,路上很是安定,前几日出现的东厂番子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