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的是,公公前世,扬州这座城市完全忘记了这场灾难。
\n
唯一留下这场大屠杀印记的就是那“螺丝及顶”巷子了,“螺丝及顶”是“垒尸及顶”的谐音? 这是扬州人民智慧的象征。
\n
垒尸及顶? 一条巷子? 尸体堆满的比屋顶还高。
\n
不这么说? 这条巷子的历史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n
因为扬州的事,公公今世有能力,自然就要大搞普查了。
\n
天主教方面也对中国人口普查很感兴趣? 而身为天主教东方教区大主教和庞麦臣阁下,自然有若干便利可以看到天主教在中国人口(部分城市)的调查数据。
\n
如《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五卷第18章《郭居静神父和徐宝禄在上海》,就是公公看到的最真实,也是第一手史料。
\n
在利玛窦的记录中,上海是个有两英里长城墙的小城,但是郊区的房屋和城内的一样多,共有四万余家。每家大概五六口人。
\n
利玛窦写道,一座中国的小城都有这么大的人口,即使乡村也是人口过分拥挤。
\n
“城市周围是一片平坦的高地,看起来与其说是农村,不如说是一座大花园城市,塔和农村小屋、农田一望无际。在这一片外围有两万多户人家,与城市和近郊人口加在一起共达三十多万人,都属同一片城市管理。”
\n
郭居静证实利玛窦所写的三十万人口并非上海县全部人口,而是仅在上海城中及城墙外近郊居住的人口。
\n
上海一县的实际人口在百万人左右。
\n
魏公公这人好实事求是,所以专门派人调取了上海县志和松江府志,两份地方志表明,在大明洪武二十四年,上海县人口就有五十万余。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