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连他都向魏阉三叩首了,说明朝廷真是冤枉人家了。”
\n
“人家当然不是来造反的,没看这报上说的吗?尊皇讨奸!尊皇在前,讨奸在后!哎,都尊皇了,怎的会是叛乱呢?”
\n
“嗯,亲军将士关外平奴,却未得朝廷封赏,只因魏公公是太监,朝中便起猜忌之心,竟想削了人家兵权,罢了人家官职? 赶人家去凤阳种菜,这不典型的过河拆桥,啊? 不对? 是摆明了陷害功臣啊!”
\n
“最近京里那些童谣都听过?唱的好啊? 大东懦弱又赖债,小东党争拒圣裁。天诛国贼在今日,尊皇讨奸在今朝...咱万历爷这一朝啊? 这党争却是个大问题? 朝堂上的各党今日你斗他,明日他斗你,没一日消停? 个个都说别人是奸党? 他们是好人? 可究竟谁是好人呢?...我别的不知道? 我就知道替朝廷平了建奴的是魏公公? 替朝廷教训了倭人的也是魏公公? 就冲这两桩功绩,我是怎么也不信魏公公是某些人口中的奸寺权阉,包藏祸心想颠覆国本的...”
\n
“吃他娘,穿他娘,皇军来了不纳粮...这话听起来不太对? 这皇军真来了不纳粮? 国家怎么维持?我说老赵? 你也莫要被这号外给骗了?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n
“韩老头,你莫不信咧,你翻到第七页? 看完再和我说这事。”
\n
“是么,有什么?”
\n
老韩疑惑的翻到第七页,却发现第七页右方有一篇文章,题名《切实推进减轻百姓负担的最好办法就是改纳粮为买粮》。
\n
文章提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实现纳粮赋税制,这个制度是建立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但如今大明各地土地兼并情况严重,耕者未必有其田,所以再如从前强硬的以田亩数纳粮交税只会不断加深百姓负担,如果再遇上天灾或者兵事加饷加粮的话,那百姓就会被越发沉重的赋税拖垮,最终导致民变,民变再演变为流民,流民再进而发展为流寇,从而国无宁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