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了,曾凯仪其实也是平静的:“你不是复杂看不透,而是我们习惯于什么都想太多,你就这么简单清晰的摆在面前,就像刚才齐小妹介绍的产业架构没有任何值得隐瞒的一样,你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坦坦荡荡的,原来你还真是在哀民生之多艰,真的把这件事给做起来了,在这个年头,难得!”
\n
齐雪娇对古文睁大眼,文先生的眼神也差不多,曾凯仪看出来了:“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这两句是屈原在离骚里面说的,长叹着忍不住涕泪横流,哀叹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这种情绪……老文是不会有的,对吧?”文先生坐在那哈了一声,笑笑不说话,有点不屑。
\n
但齐雪娇的眼睛肯定明亮得让曾凯仪都感觉到,所以把目光挪开才说:“我跟老何曾经也有,但现实告诉我们这更多是扯淡,这年头哪有那么多人性,哪有那么多人文主义,哪有那么多大道理,这就是个丛林法则,顺昌逆亡的活下去,中国人几百年都始终没有认识到自身内在精神的黑暗和心智的极度扭曲,更不用说理解现代文明的真正含义了,所以整个中国社会现在充满了广泛的理性缺失跟无序,能扭转么?铸成这一切的就是我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那一套与现代文明严重冲突的落后愚昧观念,自上而下都无法改变,更何况民间了,我从来都不相信会改变,但现在好像我居然相信石先生多少能做点什么了?”
\n
石涧仁对曾凯仪有些极端的看法并不评说,甚至连表情动作都没变化,看文先生有点示威的示意他回应辩论啊,也无动于衷的只笑笑点头。
\n
齐雪娇倒是嘴皮动了动,估计知道自己的墨水不够,没吭声。
\n
恐怕只有石涧仁看出来曾凯仪的情绪不是要辩论的:“直到刚才见到齐小妹弄明白你们在干什么之前,我都没看清石先生的真实人品,哪怕你把自己坦坦荡荡摆在这里了,因为上善若水这四个字用来形容你最恰当不过了,哪怕是面对我们打算动手的态度,你依旧是在因势利导,选择最没有对抗性,但却最能包容的态度,难得,非常难得。”
\n
石涧仁终于抬手拱拱,算是回应认可这个评价,却没有纠正讨论曾凯仪思路的意思,这年纪都是奔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