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意思。”李衍走到沙盘前,“根据我方探马来报,自上次北伐之后,中山将所有兵力,沿着夷水进行分布,分别是左人、中人和顾城。其中,左人和顾城的防御最为坚固,虽然同为平原,但是城池高大,想要攻破,颇不容易。”
“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乐毅说道,“夷水既是燕国和中山国的界限,自然要屯集重兵,而左人和鸿上塞遥遥相对,失去了鸿上塞,中山人只能加固左人。但是从疆域上分析,与其将兵力分散到下面的各个小县城之中,反不如沿着夷水屯集重兵,一来,广袤的土地可以放纵敌军入境,却也容易断了后路,即使你大军深入攻打灵寿,我也可以派兵从后面堵截,甚至直接攻打鸿上塞,让你首尾不能相顾;”
“二来,夷水作为沟通三座城邑的重要工具,即使路上交通断开,依然可以从水上进行转移。倘若兵围左人,顾城就可以通过夷水将物资转运到左人加以运用,同样的道理,围困了顾城,左人和中人的兵员,也可以源源不断汇集到顾城。”
“所以这三座城池,想要快速攻下,难比登天。”
“不错。这正是末将所担心的。”李衍继续说道,“代郡的部队,多是骑兵,攻城步卒较少。于是,末将思虑再三,应当发挥我之长处,以骑兵部队为核心,先消灭对方的士卒,在数量上予以挫败,再组织部队攻城。难度上就小了很多,而且对于辎重的要求也不会太高。因为中山境内最不缺的,就是草场。”
李衍的方案是,先以部队围攻左人,造成部队攻城的假象,待对方释放烽火之后,以少量部队继续围城,骑兵主力南下,在顾城和中人之间游荡。左人既然是第一道防线,一旦示警,其他城池在做好防御的同时,必定要对其进行增援。这个时候,骑兵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野外将对方援军一一吃掉。当对方的部队逐渐减少的时候,再攻打城池,显然就要比一开始就进攻城池要轻松的多,因为这个时候,双方兵力发生了变化,守城士兵的减少,攻城就容易的多。
在白虎殿诸人心目中,所谓作战,都是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攻打下来的,即使不善于带兵的肥义和赵豹也知道,有了城池,才有了部队集结的场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