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一边又开始发愁他的婚事。作为生母,他自然知道庞煖的心事放在了谁的身上,但是如今两人已经再也不可能了在一起了。庞煖前途无量,想寻找一个好婚事并不难,难的是,对方未必是他心中良配啊。
“也只能如此了。”夫人低头叹道。
“过几日,煖儿就要去燕国了,暂且就不要让他因为这些事烦心了。等他从燕国回来,再做商议才好。”
夫人嗯了一声,又低声说道,“可以不让煖儿去吗?”
庞葱摇了摇头,“大王这次有意锻炼些少年儿郎,一是为国储才,二是面孔生疏,有些事情需要他们去做。乐子家长子乐间,族弟乐乘,司寇的小儿子,司空家的次子,也是都要去的。你看,连老先生的关门弟子虞信听说此事,都请命出使去了。何况煖儿呢。再说,这次是煖儿自己向大王请的命令,自然是推脱不掉的。”
“也只能如此了。”夫人低声到。
看了一会,庞葱似乎没有打算去询问,“再过几日,某也要离开邯郸了。最迟,要在明年这个时候才能回来吧。家中之事,只能麻烦夫人了。”
“夫君又要出征了?”
“唉,中山,始终是横亘在大王心头的一根刺啊。”庞葱说到。
诚如庞葱所言,这支赵国帮助公子职复国的一万余部队里面,的确有不少权贵子弟,不仅仅有宗室将领的次子,还有在职的其他官吏的子弟。根据赵国之前颁布的制度,都尉以下的将领是不得世袭的,将领的儿子们虽然能够继承遗产,但是没有了爵位,他们自然也就不如以前了,很多将领们都只能鼓励自己的子弟当兵自己挣爵位。宗室将领们虽然都尉就可以世袭,不过那是嫡子和长子,其他人还是得不到太多。赵雍之前下令开拓北疆,很多庶子都脱离本宗迁往北疆,也加速了北疆地区的开发,但是也有一些宗室子弟,选择了从戎。
至于文臣们,虽然尚未有爵位不得世袭的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