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真切,明白这位墨家巨子,是真心在为百姓发问。这也恰恰说明,墨家这支特殊的学派,是在为百姓发声。
“寡人只能说,在寡人的认知中,诸侯和一,宇内一统,是最大可能减少兵燹的行为。寰宇之内,都只有一个人说了算,只有一个诸侯存在,他无处可以寻衅滋事,百姓就能万世太平。”
“但是,这种万世太平也是暂时的。当这片土地无法应付这个国家消耗的时候,统治者自然会想到再去开拓新的土地,以巩固统治。等到他占领天下所有土地之后,已经无法再去寻找对手,可能就会自己国家内部争斗,紧接着再分裂,再统一。分分合合,尽在其中。”
“这一切都是因为人有私心,若是人无私心,则邦国安定,断然不会有此纷争。所以墨子先师的兼爱非攻学说,可弥合人心。”
“先生何其谬也。”赵雍叹道,“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八百诸侯各有其土,而天下百姓,不过五六百万,以当时之户数,小国纷列,断然是没有问题的。而如此相安无事多年,到了如今,只赵国之百姓,就不下三百万,敢问先生,若是还以当初之国土,如何养活如此多的百姓?”
“先生只看到人有私心,却未曾发觉,此私心纵然是天性所为,却也并非天性使然,而是生于斯,长于斯,必然要服从其所为。即使如今给一户百姓一亩薄田,男女二人定然足够花销,若是添加一丁,就会有些负担,而再添加两丁,则捉襟见肘。为了生存,必须再获得新的土地,才能支撑下去。随着人丁越来越兴旺,若是土地不增,则天下要么互相残杀,要么易子而食。先生以为,哪种方式最好呢?”
“墨子先师纵然是世间大才,墨学也是天下显学。其于民也,胜其他学说百倍。然天下之事,若是皆由民定,这天下就要大乱了。是以寡人觉得,这兼爱之道,可用于民,却不能用于君;而非攻之理,可用于国,而不可用于诸侯。”
赵雍这一番话,算是给墨学下了一个定义,墨学可以教导百姓,但是不能是为君之道,可以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却不能在这乱世之中舒展其报复。墨家要清楚,则战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