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前依附大臣足以存活,现在却只能向赵雍求饶。赵雍对于冶铁这种事情是非常上心的,一方面筹建赵国自己的国家性质的冶炼部门,一方面对于卓氏和郭氏也是敲打拉拢。而铁器在实战中极其低下的实用性,也让卓氏和郭氏逐渐将这一项工作剥离出来,交给了赵雍,专心研制民用和少量军用产品。
获得了两大冶铁世家的支持,加上从燕国、楚国和韩国或是威逼,或是利诱请来的能工巧匠,终于让赵国琢磨出一套最低下的钢铁冶炼技术。为什么说低下?因为这种方法打造的刀具,即使一年才生产了不过两千把,可见有多么珍贵了。而这两千把钢刀,终于在这一场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根据这两年的出土文物,特别是燕国下都遗址发掘出的钢剑,可以初步判定,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钢铁冶炼技术。但是不但费时费力,而且造价高昂,可能这也是为什么钢制武器不能普及的原因吧。
这两天思路出现了问题,更新较慢,还请大家多多担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