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没想到中山王还有这种嗜好,不但偷偷铸造了九鼎,还大小不一。看来鲜虞之人,虽然号称姬姓,这礼仪,倒是不类华夏。”
姬姓,本是华夏族的大姓,特别是周朝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十六个姬姓诸侯国,这些都是周朝王室的支子母弟之类所建立。其他的,就是异姓诸侯了。而鲜虞族中自然也有姬姓存在,此类姓氏并非是鲜虞等北狄之人所有,而是之前因为各种原因逃亡到了北狄或者荆蛮之中的华夏贵族,譬如周文王的两位伯祖父,就逃到了荆蛮,自此“断发文身,自号句吴”,但是姓氏保留了下来。所以赵雍这里倒是有些挖苦之意了。
“这九鼎自然是奇异,但是有一个鼎还是比较特殊的。”司马喜说着,走到最大的鼎旁,“这个大鼎,说起来还和大王有些渊源。”
“此话怎讲?”
“大王难道忘了?当日曾言,大鼎铸成之日,要来灵寿观看。此鼎,就是当日大王所言之宝鼎。”
赵雍这才想起来,当时李疵来中山借道,的确曾送中山青铜百斤铸造大鼎,还曾一语双关,说要到灵寿观看。没想到,竟然此事竟然真的成了。
鼎为铜身铁足,圆腹附耳,顶有三环钮,自鼎盖环钮以下至鼎腹足部以上刻有铭文,记载的是燕国子之之乱和司马喜伐燕之事。不得不说,中山国的工艺水平,的确鬼斧神工。
“宝器是宝器,不过也仅仅是一个鼎罢了。”赵雍观看了一周,淡淡说道,“若是据有了宝鼎,就能收拾起中山人心,倒也无妨。不过,恐怕其功能有限。”赵雍说道。
司马喜没敢接话,他本以为赵雍见了九鼎,会非常高兴,不过现在看来,有些言之过早了
“罢了,既然是中山王喜爱之物,供奉在这明堂之中也不雅致,不如就随着中山王一起入土吧。”赵雍说道。
“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